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题(考生回忆版)

单项选择题 (20题)

“古之王者建国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出自( )。

A.
 
《论语》
B.
 
《学记》
C.
 
《孟子》
D.
 
《大学》

有学者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教师和教材的史实,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本能的、无意识的模仿。这种观点称为( )。

A.
 
生物起源论
B.
 
神话起源论
C.
 
劳动起源论
D.
 
心理起源论

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是( )。

A.
 
洛克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维果斯基

某地大力扶持薄弱学校,组织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这种做法主要是为了( )。

A.
 
促进教育均衡
B.
 
促进教育民主
C.
 
维护教育尊严
D.
 
提高教育效率

某小学组织学生参加“重走长征路,学习长征精神”活动。这一活动采用的德育方法是( )。

A.
 
自我修养法
B.
 
榜样示范法
C.
 
制度育德法
D.
 
实际锻炼法

为了使少先队员感受到组织的力量,更深刻地认识到少先队的共同目标和组织性,经常举行的如敬礼、唱队歌等活动属于( )。

A.
 
主题队会
B.
 
阵地活动
C.
 
礼仪活动
D.
 
夏令营活动

下列安全意识中表示“当心触电”的是( )。

A.
 
B.
 
C.
 
D.
 

小威同学认为,凡是大人赞同的就是对的,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他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

A.
 
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
B.
 
“好孩子”阶段
C.
 
维护权威阶段
D.
 
社会契约阶段

小明与同学讨论问题时,常常坚持自己的想法,不易受他人观点的影响。这种认知风格属于( )。

A.
 
冲动型
B.
 
沉思型
C.
 
场依存型
D.
 
场独立型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叶的功能,小辉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思维导图梳理了叶的光合作用、叶的呼吸作用等知识点,他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

A.
 
组织策略
B.
 
精加工策略
C.
 
复述策略
D.
 
元认知策略

见月晕而知有风,由础润而知有雨,这反映了人的思维具有( )。

A.
 
直接性
B.
 
间接性
C.
 
流畅性
D.
 
创造性

小勇做数学题时,常常边演算边自言自语,这说明小勇内部言语的发展处于( )。

A.
 
具象思维阶段
B.
 
抽象阶段
C.
 
出声阶段
D.
 
无声阶段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这一观点属于( )。

A.
 
形式主义课程理论
B.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C.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D.
 
科学主义课程理论

下列表述中,最能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

A.
 
开而弗达
B.
 
不陵节而施
C.
 
温故而知新
D.
 
学而时习之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确定教学难点最重要的依据是( )。

A.
 
教学所需的设备
B.
 
教师的业务素质
C.
 
教学内容的性质
D.
 
学生发展水平

为减轻小学生学习压力,目前倡导考试成绩的呈现方式为( )。

A.
 
百分制
B.
 
等级制
C.
 
排名制
D.
 
不分等级

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上课时间。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 )。

A.
 
个别教学制
B.
 
复式教学
C.
 
道尔顿制
D.
 
特朗普制

主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非指导性教学的学者是( )。

A.
 
马斯洛
B.
 
罗杰斯
C.
 
布卢姆
D.
 
布鲁纳

甲学校办学水平低,近几年通过努力较先前有所提升,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表扬,而乙学校的办学水平尚可,却因努力不够、停滞不前,教育主管部门对其进行了批评。这种批评属于( )。

A.
 
相对评价
B.
 
绝对评价
C.
 
自我评价
D.
 
增值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
 
教师的主动参与
B.
 
家长的广泛支持
C.
 
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D.
 
丰富的课程资源

简答题 (3题)

简述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外部表现。(10分)


简述教育调查研究中样本选择的基本要求。(10分)


简述《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大准则》的基本内容。(10分)


材料分析题 (2题)
材料

下周轮到四(2)班负责升旗仪式,班里的王超同学偷偷给了班主任李老师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我想当升旗手。”王超同学因为小时候遭遇过事故,腿部行动不便,经过多年治疗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但还有点一瘸一拐的。他也就成为同学眼中的“丑小鸭”。班主任李老师为此开展了“圆梦升旗台”的活动,并告诉其他同学,王超同学想当升旗手。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说:“让王超当吧,我们支持他!”星期一的时候,升旗仪式开始了,王超同学担任升旗手,台下掌声热烈。

24.

问题:

(1)结合材料,评析李老师的做法。(10分)

(2)谈谈班主任应如何抓住契机提高教育实效性。(10分)


材料

在一堂作文课上,于老师让我们讨论“树上会结什么水果”,并让我们相互交换想法。我脱口而出:“树上结满了西瓜。”话音刚落,全班哄堂大笑。这时,于老师微笑着看着大家说:“一切皆有可能!说不定晴晴将来真能培育出树上结的西瓜呢!”多年过去了,那堂作文课的情景仍然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25.

问题:

(1)评析于老师的课堂教学评价行为。(10分)

(2)谈谈如何通过教学评价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10分)


教学设计题 (6题)
材料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26.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8分)

(2)若指导四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围绕“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进行教学设计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笔下的乡村生活之美。(22分)


材料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27.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数据意识?数据意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

(2)如指导第一学段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新授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材料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28.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述如何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8分)

(2)若指导5~6年级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及说明理由。(22分)


材料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29.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调式与情绪情感。(8分)

(2)若指导第二学段学生的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12分)


材料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动作方法:场地两端线相距 30 ~ 40m,两组学生为一队,有几支队场地中间就画几条跑道,同队的两组学生分别站在一条跑道的两端线外。从一侧的同学开始,排头学生右手持棒一端,采用站立式起跑和立棒式传接棒方法,教师发令后,向前跑出,把棒传给对面同伴后,站到对面组队尾。依次进行,先跑完的队为胜队。

30.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30~40m迎面接力跑动作要点。(4分)

(2)若指导3~4年级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练习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7分)


材料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31.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传统民居?(4分)

(2)若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2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