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教育注重培养“修己治人”的治世人才。这种教育目的在取向上属于( )。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表明教育应注重指导学生( )。
李老师在“学会垃圾分类”的主题班会上,要求学生在家里负责倒垃圾,养成分类倒垃圾的良好习惯,为改变“乱倒垃圾”的现象贡献一份力量。根据德育模式分类,李老师采用的是( )。
小学生通常会自然亲近、信赖和崇拜教师,模仿教师的行为举止。这说明小学生具有( )。
教育目的由四个层次构成。下列四个教育目的中,按“从宏观到微观”依次是( )。
①培养目标②教育目的③教学目标④课程目标
学校要求学生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但许多家长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不需要做家务。对此,学校应加强家校合作,并在德育中注意贯彻( )。
小学生在体育课上不慎摔倒,擦伤了膝盖,教师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
陈老师在讲授“轴对称图形”这一课时,不仅运用的常见的,还用
等图形进行教学,这属于( )。
遗传决定论认为,遗传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下列理论或观点中,支持遗传决定论的是( )。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相异的部分用彩色彩笔标出,以凸显区别。这一方法适用于知觉的( )。
洛伦兹在动物行为中发现,小鸭子出生后不久,对特定的某种刺激或对象产生了偏好和追随效应。这种现象是( )。
下面不属于儿童注意与多动障碍核心特征的是( )。
在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程老师让学生动手往瓶子中放小石子,以理解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他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
选择与组织小学课程内容依据三个方面,除了社会和知识外,还包括( )。
教学古诗《春晓》时,教师首先播放有关春天的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这种导入方法是( )。
在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开设,其主要活动方式包括( )。
①考察探究②社会服务③设计制作④职业体验⑤自我服务
“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自己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某小学设立了学习进步奖,学生只要在学习上比以前有进步就能获奖。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李老师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章节进行教学设计时,确定教学难点的主要依据应是( )。
为改变课程管理过度集中的状况,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有利于增强( )。
简述学习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简述学习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
简述教研组应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简述教研组应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简述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简述问卷调查法的优点。
二年级的一次公开课上,我按顺序把精美的卡片奖励给踊跃发言的同学。恰巧,小明得到了最大的一张卡片。从那以后,我发现平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小明听课状态有了明显好转。一个偶然的机会,小明的母亲对我说:“自从你给了他那个‘特殊奖励’后,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了。”我很纳闷是什么“特殊奖励”,原来小明告诉他母亲:“公开课上我表现最好,所以老师把最大的卡片给了我。”他还把那张卡片贴在床头,谁都不准碰。没想到我的一次无意之举,竟成了一个“美丽的误会”。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一次“无意之举”为什么成了“美丽的误会”。(10分)
(2)试述小学教师表扬与奖励学生的注意事项。(10分)
张老师教学“千克的认识”这节课时,让学生做一个猜体重的游戏:他先请最瘦的丁丁起来,让大家猜一猜他的体重。当一位学生说出一个数字时,丁丁就做出相应的反应,比如“轻了”或“重了”,直到大家猜到他的真实体重(26千克)为止。学生们对此都兴趣盎然。为提高大家对千克的认识,张老师又请班里最重的壮壮同学起来。谁知话音刚落,教室里开始躁动起来:“他那么胖,起码有50千克。”“他太胖了,有三个丁丁那么重。”……壮壮气得面红耳赤,愤怒地喊道:“我胖,关你们啥事儿!”同学们哄堂大笑,有的还幸灾乐祸地说:“快去减肥吧,你到底吃什么长成这样的呀!”学生们的兴趣从此转移到了壮壮的“胖”上,场面失控了……
问题:
(1)分析材料中课堂“场面失控”的原因。(10分)
(2)谈谈教师备课时“备学生”应关注学生的哪些方面。(1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第一学段的字形教学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10分)
(2)分析本文生字的特点。(10分)
(3)如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请拟定教学目标并设计第一课时的教学活动。(2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本节课属于哪个课程领域?说明每个例子的编写意图。(10分)
(2)如指导二年级学生学习材料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新授环节并说明设计理由。(20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简述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及其相互关系。(8分)
(2)如指导5~6年级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并说明理由。(22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乐句及旋律特点。(8分)
(2)如指导第二学段学生学习这首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学唱曲谱”环节的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22分)
认真阅读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向后转
动作方法:口令:“向后——转!”听动令后,以右脚跟和左脚掌为轴同时用力,从右向后转体180度,重心落在右脚,随即左脚向右脚靠拢,成立正姿势。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阐述“向后转”的动作要点。(4分)
(2)如指导1、2年级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7分)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该内容属于艺术实践类型中的哪一类?再列举出两种。(6分)
(2)如指导第一学段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及设计理由。(2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