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初中体育与健康》题(考生回忆版)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35题)
1. C

2. C

3. B

4. B

5. C

6. A

7. C

8. A

9. B

10. C

11. D

12. B

13. A

14. D

15. C

16. A

17. D

18. B

19. A

20. C

21. D

22. B

23. C

24. A

25. B

26. B

27. C

28. D

29. B

30. A

31. D

32. A

33. A

34. A

35. B

简答题 (3题)
36.
恢复过程的三个阶段是运动时恢复阶段、运动后恢复阶段和超量恢复阶段,其具体特点如下: (1)运动时恢复阶段。 运动时能量物质消耗占优势,虽然恢复过程也在进行,但是消耗大于恢复,因此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 (2)运动后恢复阶段。 运动结束后消耗过程减弱,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功能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 (3)超量恢复阶段。 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复得超过原有的水平,该现象称为超量恢复或超量代偿。超量恢复保持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有的水平。 运动后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与肌肉活动中的消耗程度有密切关系。在生理范围内肌肉活动量越大,消耗过程越剧烈,超量恢复也越明显,这也是大运动量训练的科学依据。如果活动量过大,超出了生理范围,恢复过程就会延缓。

37.
(1)根据体育课的目的与任务来选择教学方法。 (2)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方法。 (4)根据教师本身的条件和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 (5)根据各种体育教学方法的功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等来选择教学方法。 (6)根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

38.
健康行为是指学生增进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包括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四个维度。主要体现在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用眼、作息和卫生习惯,树立安全意识,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等。

案例分析题 (2题)
材料
39.
(1)在武术动作中,通常由低动作进入高动作或跳跃动作时,应该运用“提”法(吸气,提高重心);静止性动作应该运用“托”法(短暂地停止呼吸,稳定重心);刚脆、短促发力动作应该运用“聚”法(呼气过程);由高动作转入低动作时,应该运用“沉”法(呼气后短暂停吸,下降重心)。所以,望月平衡采用“托”的呼吸方法,大跃步前穿采用“提”的呼吸方法,搂手弓步冲拳采用“聚”的呼吸方法。 (2)视频反馈教学法是运用多媒体手段结合教学评价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直观性:通过视觉或听觉的方式让学生直接接触知识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 ②便于交流和控制进度:直观教学法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清晰地进行沟通和讨论,也使教学进度变得更加容易控制。 ③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际的演示或生动的描述,直观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材料
40.
(1)案例中运用的教法和学法如下: ①案例中“采取拨球、运球等练习,让学生自主体验脚的触球部位”采用了探究学习法。 ②案例中“通过视频及教师的讲解和动作示范,让学生明确‘里晃外拨过人’的动作方法”采用了讲解法以及直观教学法中的演示法和示范法。 ③案例中“然后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依次进行……练习”采用了循序渐进的练习法。 ④案例中“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巡视指导与纠错”采用了错误动作纠正与帮助法。 ⑤案例中“学生基本掌握拨球过人技术后,分组进行比赛”采用了游戏竞赛法。 (2)根据技能形成的规律(认知定向、动作联结和协调完善),学生要想达到在比赛中自动化地运用技能,就必须反复练习。题干中学生所描述的练习中会做而比赛中不会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还没有形成动力定型、没有形成技能的自动化,无法在比赛中熟练地运用技能。新课标中也强调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注重“学、练、赛”一体化教学,坚持课内外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运动技能,提供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练习,巩固和运用所学运动知识与技能,参与形式多样的展示或比赛。

教学设计题 (1题)
材料
4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了解蹲踞式跳远的概念、动作过程和动作特点;知道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缓冲基本环节的要点和学练方法;培养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掌握多种跳跃性练习的方法,学习并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基本技术,发展弹跳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3)通过教学,积极参加各种跳跃练习,在自主学练和思考中体验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快乐,在游戏和比赛中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基本部分 (1)通过讲解、示范,明确助跑要加速有力、节奏合理,最后一步稍小,并用全脚掌着地,过渡到前脚掌起跳,起跳腿充分蹬伸等技术要点。 (2)反复做6~8步助跑,起跳后成“腾空步”姿势,摆动腿单脚落入沙坑后继续跑进的练习。要求起跳时顶头、提肩、立腰、送髋,两臂协调摆动,摆动腿积极向前,体会“腾空步”技术。 (3)结合确定“助跑标记”反复进行全程助跑练习。 (4)反复进行全程助跑接起跳的练习。要求助跑有力、节奏合理且相对稳定,起跳充分且起跳点相对准确,动作伸展,有幅度。 (5)在跑道上做连续起跳,成腾空步后,下放摆动腿落地的练习。 (6)8~10步助跑,借助起跳板做蹲踞式跳远练习,要求重点体会空中姿势。 (7)8~10步助跑,做蹲踞式跳远练习,重点体会落地技术;要求落地前小腿积极前伸,上体积极前倾,落地有缓冲。 (8)蹲踞式跳远比赛——看谁跳得远。把学生分成4组进行比赛,要求在比赛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如该如何跑、跑与跳如何结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