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说:“每个学生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不能只抓成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应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对此,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尊敬的老师,拿起笔来有很多的话想说,但不知要从何说起,也不知要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我热爱您的一颗炽热的心!一切我都可以忘记,只有您对我的谆谆教诲让我终生难忘。”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四个引路人”分别是( )。
①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
②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
③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④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⑤学生潜能唤醒的引路人
⑥学生职业规划的引路人
“老师,树叶为什么会变黄?风筝为什么会飞?”安安经常向姚老师提出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姚老师每次都会尽其所能地耐心解答,并引导安安进一步思考。对此,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严老师偏爱学习好的学生,每次上课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解答,对学习不好的学生则敷衍了事。这表明严老师( )。
①未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自主性
②未能正确对待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③未能正确对待学生发展的整体性
④未能正确对待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民具有被选举权的起始年龄为( )。
某小学违规向学生收取“课后服务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责令其退还所收费用的机关是( )。
某县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将县中心小学打造成“明星学校”,在师资配置、经费投入、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该教育行政部门的做法( )。
教师李某认为自己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被申诉人应是( )。
小学生秦某的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经教育不改,被依法撤销抚养资格。秦某后续的抚养费用应由( )。
小学生王某因厌学辍学在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小明美术课上的画作经美术老师赵某推荐,入选儿童美术作品集并公开发表,所得稿酬应归于( )。
某小学为学生统一购买意外伤害险,从中收取一定的代理费用。该学校的做法( )。
于老师班上有三个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差,乍一看似乎都是口吃,但其原因各有不同:一个是生理原因,一个因胆小说话停顿多,一个因反应迟钝说话断续。于老师为他们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使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于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是( )。
新入职的马老师感觉教学上有些困难,便向经验丰富的肖老师请教。肖老师的下列做法中,恰当的是( )。
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规定了下列做法,其中正确的是( )。
曹老师发现学生对词语掌握得不好,于是他调整了教学计划,利用上课前三分钟进行词语接龙,还在课上分小组开展词语识记的趣味游戏,来帮助学生记忆词语,效果显著。以下选项与该教师所体现的教师职业道德相符的是( )。
“五味杂陈”的意思是各种味道混杂在一起,形容感受复杂而说不清。“五味”指的是酸、甜、苦、辣、咸,其中不属于基本味觉的是( )。
洋流指海水沿着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按水温低于或高于所经海区,可分为寒流和暖流,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常常能形成大型渔场。下面洋流中,经过世界著名渔场北海渔场的是( )。
843年,法兰克王国查理大帝的三个孙子签订《凡尔登条约》,将王国领土分为三个部分,大体奠定了今天欧洲三个国家的雏形,这三个国家是( )。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存在时间根据学者推定为约公元前2070年至约公元前1600年。在夏朝建立过程中,第一个将部落联盟转化为世袭国家的人物是( )。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乌托邦》是欧洲第一本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它首次批判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提出以组织生产、普遍劳动为基础的公有制和平等的原则,为以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这本书的作者是( )。
“史诗”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在其文学著作《诗学》中提出的。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的长篇史诗的是( )。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按照传统,每年都是1月1日于著名音乐厅“金色大厅”举行。“金色大厅”所在的国家是( )。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由烽火台和列城等单体建筑发展起来,其中一些关隘地处交通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天下第一关”的长城关口是( )。
1956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上甘岭》广受好评。影片中有一首插曲,至今传唱不衰,该插曲是( )。
某小学四个班进行了期末统一测验,一班35个人,平均分74分;二班30个人,平均分75分;三班32个人,平均分76分;四班40个人,平均分72分。全校的平均分是( )。
在Excel表格中,如下图所示的数据和选中状态,向下拖拽A3单元格右下角的填充句柄至A5单元格,则A4、A5单元格显示的内容分别是( )。
下列选项中,与“艺术——雕塑”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按照所给图形的逻辑特点,下列选项中填入空白处最为恰当的是( )。
班上有个叫亮亮的孩子,自我约束能力差。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进入教室,做好了上课准备,他却还在操场上玩耍。上课时,他会出其不意地大叫两声。体育课上,他抓沙子撒向同学,还经常动手打人,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头疼。
后来,我了解到亮亮的父母对他很宠爱,所以亮亮很任性。在与其父母多次沟通后,他们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亮亮加强了管教,但他的懒散行为依然没有收敛。就在我对亮亮有点失望,觉得他“就那样”的时候,一件事的发生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有一次,同学小雨不慎摔倒,擦破了膝盖,流了不少血,同学们都吓得不知所措。亮亮看到后,背起小雨就往医务室跑。原来这孩子并不是一无是处,他其实很热心,愿意帮助人。于是,我在班里指出他的优点并表扬了他。此后,我也有意无意地让他帮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收作业、拿教具等。他每做一件事,我就在后面及时鼓励他。
针对亮亮爱好足球的特点,我请他给同学们介绍足球知识,还组织班级足球比赛,让他担任队长,带领大家参加比赛。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亮亮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与同学相处也越来越融洽,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我”的教育行为。(14分)
下面是李老师的一篇教学札记。
刚开始工作时,我很不适应,多亏有“师父”杜老师的鼓励和帮助。有一个学期,我除了上课就“泡”在她的课堂里,课后还向她请教,并不断练习。慢慢地,我的教学也像模像样了。
不久,教研组安排我上公开课。为此,我精心准备,教学过程进行得很顺利。课后研讨时,杜老师却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上的课“只有自己,没有学生”,整节课一直在牵着学生“跑”。杜老师的话让我醍醐灌顶!是啊,我平时的确关注的是想着要讲什么、内容能不能上完,很少想过学生如何学、学得怎样,而且常以学生不懂为由自己和盘托出。
于是,我找来一些理论书籍学习,并尝试做出一些调整:根据需要,变换座位组合,增加学生新鲜感;设计开放式的大活动并展开小组讨论;录制视频,丰富教学素材等。终于,我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
不过,让我不解的是,学生都有些怕我。通过深入了解,才发现是因为我经常在家长微信群中公布他们的成绩、表现、作业等方面的排行榜,他们感到压力很大,觉得我不亲切,这对我打击很大。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缩短与学生的距离。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一篇在“朋友圈”热传的关于“聪明药”的报道称,这种药物可以提升智力。报道中提到,国外有家长为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给孩子注射“聪明针”或服用“聪明药”。另有调查发现,国内也有不少家长通过多种渠道寻找并购买这类“聪明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未充分了解药物原理和副作用的情况下,盲目给孩子注射“聪明针”或服用“聪明药”,在许多人看来是一种不明智的行为。然而,这种不明智的行为背后也有其逻辑。这些家长之所以相信“聪明药”能让孩子变聪明,往往是受到其他家长或恶意宣传的影响而被“说服”的结果。
说服不同于说理,说理注重的是过程,而说服只着眼于结果,只要能获得期待的结果,过程和手段也在所不计。好的说理要求真实、逻辑合理、论据可靠。然而,即便是好的说理,也不一定能起到说服的效果。如果你跟对方说的理与他的利益不符(或者他根本不愿意说理),再好的说理也对他无法产生实际影响。相比之下,说服指的是一种实际受影响的行为。非真实、逻辑谬误、论据不可靠的宣传或误导,也可以产生这样的说服效果,它要的结果是“依从”。
一个人想说服你,他的目的不只是要改变你的态度和看法,而且是要改变你的行为。他希望引发“依从”,也就是使你的行为发生变化,变得与他的要求或目的相一致。当广告商为电视广告投入大量金钱时,他们不只是要你觉得他们的产品不错,而且是要你走进商店,掏出钱来购买这些产品。卖药的要你相信他们的针和药能让你的孩子变“聪明”,道理也是一样的。说服可以诉诸认知,也可以诉诸情绪。一般来说,人越是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和习惯,就越是有可能被诉诸情绪的说服所影响。
在说服过程中起作用的两种典型途径方式,一种是“中心途径”,另一种是“外围途径”,前一个是切入要点(晓之以理),后一个是转弯抹角(诱之以情)。这两者的区别,其实也就是说理与说服的区别。“中心途径”指的是,人们仔细思考用于说服的信息、证据、逻辑,并根据这些说理因素的强弱来决定是否或如何改变自己的看法和行为。“外围途径”指的是,人们不是集中精力去分析和评估信息,而是对信息情境的表面化暗示或联想直接做出反应。用名人、演员、歌星来为药品代言,不管是真药还是假药,走的都是“外围途径”,其信息情境提示的是像代言人一样的“健康”和“优秀”。
若不能认识或抵御“外围途径”的情绪性说服,其结果经常是受骗上当,人们往往只是从不实商业广告的危害来认识抵抗情绪性说服的必要。其实,情绪性说服也发生在我们的社会和政治生活里,只是不容易被我们注意到而已。
(摘编自徐贲《人为什么被“说服”》,有改动)
问题:
(1)在文章看来,“说理”与“说服”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2)(2)人们应该如何防止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受骗上当”?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1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李生从农业大学毕业后,为留城工作不停投递简历,到处面试,都不如意。他冷静思考一番后,毅然返乡,办起了养鸡场。对此,村里人议论纷纷:“大学四年白读了,真丢人!”“一定是在城里待不下去了。”李生坚持自己的选择,利用专业知识改进了饲养技术。数年后,他成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带领周边村民共同致富。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