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音乐》题(考生回忆版)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 (30题)
音乐编创题 (1题)
音乐作品分析题 (1题)
(1)单一部曲式(或一段体)。 (2)曲式结构图如下: (3)自然大调。 (4)方框内为该乐段的补充部分。(或说明其作用为乐段完全终止后的再收束或再终止)
教学设计题 (1题)
(1)教学目标 ①感受中国戏曲的美,体会锣鼓经的韵律,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自信。 ②掌握锣鼓经《急急风》的相关知识,能够进一步完整进行器乐演奏。 ③理解音乐与美术、舞蹈、戏剧等姊妹学科,以及个人、自然、生活、社会的广泛联系,认识并表达社会生活和文化中的音乐现象。 教学重点:能够准确进行器乐演奏,领略音乐表现的独特魅力。 (2)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武场乐器图片,引导学生回答乐器名称,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环节二:初步感知 ①初听乐曲,提问学生:“音乐作品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②复听乐曲,请学生闭幕思考:“你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③再听乐曲,请学生自主分享与京剧表演相关的人文知识。 环节三:探究音乐 ①教师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音乐作品,请学生思考:“作品在节奏和记谱上有着怎样的特点?” a.节奏上强弱分明,较为密集。 b.运用文字来记录不同乐器的使用。 ②请学生自由选择适当的乐器,进行1~2小节器乐演奏,教师巡视指导并纠错。 ③请学生4人一组,自主完成2~4小节器乐演奏并进行展示,小组之间相互评价。 ④完整表现音乐作品,请学生思考器乐演奏带给自己的收获。 环节四:巩固延伸 请学生6人为一组,限时15分钟,以“梨园风采”为题尝试音乐剧创编与表演。并自由展示,随后进行多元化评价。 环节五:小结作业 ①师生共同总结本课收获。 ②请学生课下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其他的锣鼓经作品并尝试演奏,下节课分享。 (3)设计意图 ①初步感知:通过聆听获取表层的音乐信息,形成对音乐作品的最初印象,为接下来的探究音乐环节做好准备。 ②探究音乐:请学生按照“基础练习—难度提升—展示评价”的顺序参与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案例分析题 (1题)
刘老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应当予以修正。 (1)刘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的基本理念。案例中,刘老师在考核评价学生时,没有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出发,而只关注学生的出勤情况,期中成绩的考核采用写小短文的方式进行考核。这样做不利于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刘老师的做法违背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的基本理念。案例中,刘老师只关注上课的纪律、考勤,而没有对音乐实践活动突出强调,学生无法从“合唱课”中进行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也无法参与编创的音乐活动。这样做不利于学生合作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结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本理念,对刘老师的教学建议如下: 首先,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对学生的具体疑惑进一步探寻其原因,并提供个性化解决办法,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引导学生多次聆听,分别感受音乐要素,如情绪情感、歌词画面、速度变化、表现形式等。
课例点评题 (1题)
该教师的做法是优缺点并存的,应当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 (1)该教师的做法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彰显美育功能,提升审美情趣”的基本理念。案例中,该教师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相和歌》的音乐特征、表现内容、汉代音乐文化特点及发展历史等,为接下来学跳《相和歌》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该教师的做法符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强调音乐实践,开发创造潜能”的基本理念。案例中,该教师通过观赏视频、诵读歌词、配乐演唱、学跳舞蹈等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和歌》的相关文史知识和舞蹈技巧。这样做有利于学生表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3)该教师的做法违背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立足核心素养,完善评价机制”的基本理念。案例中,该教师在表演实践活动中,只采用了学生互评的方式对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方式较为单一,这样做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结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基本理念,对该教师的教学建议如下: 首先,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对学生的具体疑惑进一步探寻其原因,并提供个性化解决办法,做到因材施教。 其次,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尝试音乐编创,如节奏/舞蹈/乐器/歌词编创等,在不同的音乐形式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兴趣。